人大力量助力旅发大会丨许桂生:45年专注做龙舟,让汨罗龙舟划向世界
 汨罗人大    人大代表    2025-4-07

九子龙屈原龙舟有限公司厂房内生产繁忙

4月2日,汨罗市屈子祠镇屈原村,九子龙屈原龙舟有限公司厂房内机械轰鸣、工人协作,一派忙碌景象。

岳阳市人大代表、公司负责人许桂生走到一条条新完工的成品龙舟前仔细检查,似对待一件艺术品。他说,离端午节还有两个月,这段时间是公司生产最繁忙的时候,最近有16条成品龙舟发往外省。

今年66岁的许桂生14岁跟父亲学木工,21岁正式开始跟随父亲制作龙舟。2003年,他创建了汨罗首家龙舟制造厂,2013年成立九子龙屈原龙舟有限公司。目前,年销售龙舟200多条,以国内市场为主,澳洲、马来西亚、日本等国也发来订单。

许桂生介绍自己建设的龙舟陈列馆

许桂生告诉记者,龙头凤尾是汨罗龙舟的最显著特色。为纪念屈原,汨罗江畔一直有划龙舟的传统,起初只是在普通渔船上画上龙鳞,挂上红布头。到了清末民初,他的祖师爷和乡亲们闲坐时商量,“年年划龙舟,为何不做一条专门用来比赛的龙舟。”大家一拍即合,说干就干,最终形成了现在标准化工艺的汨罗龙舟,同时形成了龙舟亮墩、祭龙、登江等一系列仪式和民俗。

汨罗龙舟的选料十分讲究。许桂生介绍,龙头必须用樟木雕刻,因为樟木在南方有“神木”之称;舟身选用比重轻、油性好的杉木,浮力好,龙舟才跑得快;凤尾得用竹子制作,传说屈原投江后,他的女儿用竹扁担作桨划船打捞父亲,因救父心切,手被磨得鲜血淋漓,将扁担染色,故大家以竹子编成凤尾以敬其孝心。

工人正给龙舟舟身加工

选材、木材加工、放样……45年专注龙舟制作,许桂生对11项制作工艺早已烂熟于心,拥有4项关于龙舟制作的专利,成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舟制作技艺(汨罗龙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不只有传统木制龙舟,许桂生还紧跟时代发展,生产销售玻璃钢龙舟,带动了本地近30名乡民“家门口就业”。同时,他的儿子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在全国各地承接龙舟赛事,提供器材、技术、裁判、教练等,让“汨罗龙舟”被更多人看见。

“汨罗现在20多家龙舟厂,每一家的核心技术人员,不是我的徒弟,就是我徒弟的徒弟。”许桂生自豪地说,汨罗乃至岳阳历届龙舟赛事,基本都是用他们公司生产的龙舟,今年还将积极助力省旅发大会。目前,他还带着10多名徒弟传授技艺,其中有自己18岁的侄孙,也有50多岁的乡邻。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岳阳市人大代表,许桂生深感传承龙舟制作技艺的责任重大。他自费建设龙舟陈列馆、非遗工作室,立志将龙舟文化发扬光大。

“‘端午源头,龙舟故里’,就是我当初创建龙舟制造厂时提出来的。”许桂生说。这句话出处无从考证,但足以表明,这位造了大半辈子龙舟的66岁老人,想将汨罗龙舟制作技艺和龙舟文化永世传承下去的不变初心和坚定决心。(夏凡)

来源:汨罗融媒体